古方玉灵膏
贡轩园 天然守真

如何清除身体的寒湿和湿热?——罗大伦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681)

疾病是一种状态,要么寒,要么热。这个寒热又可以与湿相结合,使身体出现寒湿和湿热的状态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。要弄清寒湿和湿热感冒,我们应该先来了解湿邪。

湿气从哪里来?它来自大自然,来自我们的体内。

大自然湿气重了,比如桑拿天、比如江南水乡,整个大环境湿气都重,就会使人体出现相应的变化。

image

我们体内的湿气来源也很多,无度地饮茶、吃得太肥腻了,导致脾胃不能运化,都会产生湿气;有时阳气不足,也会导致湿气无法化去——本来喝的水就不多,代谢得更少。

但是,湿气本身并不是感冒的病原体。我们称湿气为邪气,可湿气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感冒,湿气的最大危害是让身体的运转异常,身体运转一异常,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,最终使得你感冒。

各位要了解:湿是六邪中唯一的有形之邪,其他都可以和湿结合,比如暑湿、寒湿、湿热、风湿,只有燥和湿相反,所以没有结合。

本来是“湿为阴邪,非温不化”,但是这么一结合,湿也就出来寒热了。所以,在治疗湿气引起的感冒时,也要分清阴阳。分阴阳的思路大家要记住,这是中医的原则。

如果寒气和湿气结合,导致人体功能紊乱,那么人体就会出现舌苔白厚、身体发冷、头晕头重、胸闷。最明显的是脾胃往往出现问题,比如腹痛、欲呕、腹泻,等等,此时感冒病毒乘虚而入,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寒湿感冒(如果脾胃症状严重,我们也称为胃肠型感冒)。

image

这时该如何调理呢?

中医的思路仍然是调阴阳,既然体内有寒,还有湿,我们只要将寒湿赶出去,身体阴阳一平衡,病自然就好了,根本不用去想办法杀灭感冒病毒。其实,到今天为止,西医也没办法杀灭它。这种感冒往往越是打抗生素就越重,很多人患上这种感冒后发烧,就去医院打点滴,结果,不仅高烧不退,人还越来越虚。

大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医养生和西医的不同,中医注重的是调理自身的状态,西医注重的是杀灭感冒病毒。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,我们不妨将病毒比作小人,西医对待小人的方法是赶尽杀绝,不留后患,但小人能杀绝吗?不能。古往今来,小人总是层出不穷,而且更重要的是,你在杀灭小人的过程中,自己还会惨遭损失,历史上无数英雄没有战死沙场,最终却倒在了小人面前。西医治病就是这样,西药在杀死病毒的同时,也有可能毁坏了自己的身体。

那中医是如何对待小人的呢?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周围之所以存在小人,是因为这个人的品德不好,比如他好虚荣、有贪欲、自私、嫉妒心太强等,这就如同他的身体有寒湿一样,本身就处在不平衡的状态,才给了小人可乘之机。那么,怎样来对付这些小人呢?方法很简单:一是不理睬它,不与它纠缠,也不想着如何去消灭它;二是迅速纠正自己的过失,调和阴阳。阴阳一调,身体运转正常了,小人一看,原来这是一位正人君子,他不与我纠缠,太没趣了,于是,小人就会扫兴离开,再去寻找别的人了。

智慧的人身边没有小人,因为他不给小人可乘之机,有时小人会蓄意进攻,造谣生事,但智者总是不理不睬,时间一长,谣言自消,所以,谣言止于智者。同样的道理,善于养生的人也从来不给病毒可乘之机,因为他们身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平衡的状态,偶尔失调,他们稍一调整,就能让身体恢复平衡。

就以这个寒湿感冒为例,西医的思路是杀死病毒,中医的思路则是祛除体内的寒湿,不与病毒纠缠。在宋朝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,老祖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智慧的药方,叫藿香正气散。藿香正气散里有广藿香、紫苏叶、白芷、白术、陈皮、半夏曲、厚朴、茯苓、桔梗、甘草、大腹皮、大枣、生姜。这个方子里面,广藿香是祛湿的,它通过香气来振奋体内的阳气,从而驱散湿气,白芷也起这样的作用;苏叶和生姜是温阳的,可以把寒邪赶出去;茯苓和大腹皮是泄湿的,可以把湿气排泄出去;陈皮和厚朴是行气的,用来振奋气机。整个一个方子都是在纠正身体寒湿的状态,而没有一味药是针对感冒病毒的。那么这个方子有效果吗?

举个例子,我有个朋友的妻子是位演员,有一天突然她给我打电话,说他们夫妻两人一起去南方旅游,结果刚到家她就开始泻肚子、发烧,非常难受,她害怕得不得了,问我怎么办,是不是要去医院打点滴?我当时在电话里分析了一下她的情况,就问她,还能行动吗?她说还可以,于是我就让她下楼去买藿香正气软胶囊服用。

image

结果第二天,她就告诉我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。

见效如此之快。

使用藿香正气有个诀窍:如果这个人泻肚子,那么最好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者软胶囊,因为这样药力可以偏下;如果是呕吐,最好服用藿香正气水,因为这样药力偏上;如果又吐又泻,则两者都用,这是我在应用中得到出的经验。这个经验很管用,我身边的朋友受益匪浅,后来我发现很多朋友都能自己识别寒湿感冒,并进行调理了。

另外的一种是湿热感冒,一般出现在夏季桑拿天。症状往往是发烧,头晕,头重如同带着帽子,有时也微微发冷,怕风,胸闷,尿不多且黄,最明显的指征是舌苔满布,有时还会呈现为淡淡的黄色。

此时,我们的治疗原则是:祛湿同时清热,但切记不能用解毒的药物,因为湿气不除,解毒是没有多大作用的。

这个时候用清代名医吴鞠通的三仁汤比较好,我在《神医这样看病》中写过这个方子的应用。其实,这个方子也是一点杀灭感冒病毒的东西都没有,就是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,这三仁,加上半夏、滑石、竹叶、厚朴、通草这几味药。如果舌苔黄,也可以少少的加入黄芩、黄连,但是量一定要少,三五克就可以了。

这个方子里的三仁都是祛湿的,其中杏仁开肺气,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;白蔻仁开中焦之气,薏苡仁泻下焦水湿。水湿一去,身体自然就恢复了。

根据我的体会,湿热感冒用三仁汤以后,恢复得极其迅速,往往是一两天就能解决问题了。

那么,该怎么预防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呢?

第一,不要受寒。晚上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寒邪侵袭到自己,对天气的转变有个认识,要有准备。

第二,注意湿气的影响。在经常下雨或湿气重的地方,要注意祛湿,怎么祛呢?可以去调料店买点白蔻仁,在菜快要做好的时候放入几颗,花椒等调料也别忘记放,因为这些都是燥湿的药物,可以提高我们肌体的抗湿能力。

第三,注意锻炼。锻炼身体是提升阳气的关键,锻炼时出汗也是排除湿气的重要手段,而且在锻炼过程中,身体气血运行加快,这也是提高身体各个系统功能的一个好机会。

image

如果患了寒湿感冒或湿热感冒,又该怎么处理呢?

这类感冒,开始时多是鼻子声音重、流清鼻涕、打喷嚏、头重,这些都是寒湿重的表现,因此,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来治疗。我一般让患者自己熬一点生姜汤,具体方法是,切几片生姜,熬一碗水,开锅两三分钟即可,然后把藿香正气水兑入,一起喝。藿香正气水是祛湿解表的,对于体内有湿气、同时外表受寒的人有很好的效果。一般喝一天就该有效果,如果没有,那您就很可能是其他证型的感冒了。

假如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,痰开始变黄了、发烧了,情况就不一样了,这说明体内已经有热。这时候证型就复杂了,是有外寒、内热,加上湿气。

此时要用藿香、佩兰、薏苡仁等药物来祛湿;同时用双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地丁来祛内热;再加上生姜、苏叶等药来祛外寒。总之,要分成三个方向来调治,这样才可以驱散邪气,让身体恢复阴阳平衡。

罗大伦用土方法帮你清除身体的寒湿和湿热,土方法很实用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559)

罗大伦 CCTV《百家讲坛》中医专家。1968年生,辽宁沈阳人,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,原任北

疾病是一种状态,要么寒,要么热。这个寒热又可以与湿相结合,使身体出现寒湿和湿热的状态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。要弄清寒湿和湿热感冒,我们应该先来了解湿邪。

疾病是一种状态,要么寒,要么热。这个寒热又可以与湿相结合,使身体出现寒湿和湿热的状态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。要弄清寒湿和湿热感冒,我们应该先来了解湿邪。

湿气从哪里来?它来自大自然,来自我们的体内。

大自然湿气重了,比如桑拿天、比如江南水乡,整个大环境湿气都重,就会使人体出现相应的变化。

我们体内的湿气来源也很多,无度地饮茶、吃得太肥腻了,导致脾胃不能运化,都会产生湿气;有时阳气不足,也会导致湿气无法化去——本来喝的水就不多,代谢得更少。

但是,湿气本身并不是感冒的病原体。我们称湿气为邪气,可湿气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感冒,湿气的最大危害是让身体的运转异常,身体运转一异常,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,最终使得你感冒。

各位要了解:湿是六邪中唯一的有形之邪,其他都可以和湿结合,比如暑湿、寒湿、湿热、风湿,只有燥和湿相反,所以没有结合。

本来是“湿为阴邪,非温不化”,但是这么一结合,湿也就出来寒热了。所以,在治疗湿气引起的感冒时,也要分清阴阳。分阴阳的思路大家要记住,这是中医的原则。

如果寒气和湿气结合,导致人体功能紊乱,那么人体就会出现舌苔白厚、身体发冷、头晕头重、胸闷。最明显的是脾胃往往出现问题,比如腹痛、欲呕、腹泻,等等,此时感冒病毒乘虚而入,就会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寒湿感冒(如果脾胃症状严重,我们也称为胃肠型感冒)。

其实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,早在东汉《伤寒论》中就有详细的论述,金代更是出现了《脾胃论》这样的经典书籍。

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这样的原则:

1,辨证施治,将湿气分为寒湿和湿热。湿气的类型不同,所用的方法也不同。

2,祛湿的同时,要重视脾胃的调理。湿气产生的根源是脾胃虚弱,所以必须重视调理脾胃。

现实中,同样一种祛湿的药物,有人吃了大便通了,皮肤好,湿气没有了,一身轻松,而有人吃了满脸冒痘,上火,便秘,难受极了,背后的原因就是没有分清楚是湿热还是寒湿。

那么如何区分自己是那种类型的湿气呢?

最准确的办法是采用得分对比法,因为中医理论本身就来源于大量病症归纳而得出结果。

以我为例,我舌苔厚,齿痕明显,容易出汗,有体味,寒湿得分是6分,湿热得分是2分,则我确定为寒湿。

区分了寒湿和湿热,那么如何用药呢?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个经典方子:湿热用耶豆饮,寒湿用徽琼散。他们的配方如下:

祛湿热就是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加入清热祛湿的药物;

去寒湿就是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加入祛寒温阳的食材。

以祛湿热的徽琼散为例子,其中鸡内金,芡实,山药,砂仁,茯苓5味食材都是健脾健胃的,赤小豆,薏苡仁是利水渗湿的,后面菊花,槐花,显脉旋覆花,金银花,菊苣,百合,荷叶,马齿览,葛根9味食材性味苦,凉,都是清热利湿的。

而祛寒湿的耶豆饮,同样含有鸡内金,芡实,山药,砂仁,茯苓健脾健胃,赤小豆,薏苡仁是利水渗湿的,但是后面9味食材:人参,肉桂,丁香,紫苏,香糯,葱白,干姜,肉豆蔻,橘皮,他们性味则是温,辛,热,用来去寒的。

赤小豆,薏苡仁利水渗湿效果虽然很强大,但是还是有些寒凉,所以添加9味辛热类食材起到中和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。

我之前对这些一点也不懂,我记得有一年春天连续下了一周的毛毛雨,我**惯不打雨伞上下班,周末还在雨中钓鱼,结果感冒发热,又到医院输液吃药,虽然很快控制了病情,可后来身体明显虚弱了,常年易感冒,经常腰酸、腰痛,我一直以为是小毛病。

到了30岁,身体出现了好多小毛病,腰痛的特别厉害,还导致了肾阳虚,对房事不感兴趣,出现了疲软不举的现象。

后来一个老中医告诉我,我这是寒湿,给我开了一大堆中成药来喝,由于我散漫惯了,根本坚持不了。

偶尔看到一份资料说一位44岁的女士,年轻的时候因为做过人流而受了风寒,患有肺癌、骨癌、肾癌,已成绝症。

我从来没有想过寒湿会如此可怕,瞬间把我吓坏了。于是我在我老婆的推荐下使用祛寒湿的徽琼散,把手里的绿茶换成徽琼散,早上,中午,晚上都没有落下,现在体内的寒湿已经干净了,腰痛很快就缓解了,还把鼻炎给缓解了。

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是湿热型体质,湿热导致了湿热型肥胖还伴有脱发,同时有多汗口苦,大便秘结,头发稀疏,油腻,头皮屑较多。她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食欲较大,容易饥饿,为了减肥强迫自己晚上不吃饭,但是总是会忍不住找点零食,一吃就忘乎所以。

后来医生告诉她,她是湿热,湿热上蒸是她脱发的主要原因,也是湿热型肥胖的一个原因,于是她天天吃耶豆饮,吃了3个月,头皮屑不明显了,头发恢复正常光泽,长出了很多新头发。体重也下降了10多斤。

作为年轻人,很容易忽视湿气的危害,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,但是事实却很可怕。

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薏苡仁的主要食疗方。

1、薏米糊

原料:薏米30克。

做法:薏米磨粉,煮成米糊状,每日食之。

适用:风湿性关节炎,尤其以湿邪为主的类型。

2、薏米红豆粥

原料:薏米、红豆各30克,红枣6颗。

做法:煮粥,每日食之。

适用:脾虚湿困的眼睑、下肢浮肿。

3、薏米莲子粥

原料:薏米、莲子各30克,红枣6颗。

做法:煮粥,每日食之。

适用:脾虚湿困的腹胀、腹泻。

4、薏米绿豆汤

原料:薏米、绿豆各30克,冰糖若干。

做法:煮粥,每日食之。

适用:暑湿季节中暑的预防和辅助康复。

气阴两虚的朋友,了解一下生脉饮吧!罗大伦罗大伦频道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907)

春天天气变暖,气温不断回升,相对于“猫冬”的冬季,现在大家都增加了活动量,这时候天气变热,大自然的气机也在上升,我们人体的气机也是随着上升外越,毛孔开张,凑理不再密闭,这样我们出的汗就变多了。

而气虚的朋友,本身就元气不足,体表的固摄之力不够,在这个气机上浮、阳气外越的季节里,就更是动辄出汗了。汗出得多了,津液自然受伤,所以,这个季节,气虚之人,很容易变成气阴两虚的情况,会出现汗多神疲,体倦乏力,气短懒言,咽干口渴,舌干红少苔,脉虚数的情况。

中医认为,肺主皮毛,暑伤肺气,卫外失固,津液外泄,故汗多;肺主气,肺气受损,故气短懒言、神疲乏力;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,则咽干口渴。舌干红少苔,脉虚数或虚细,乃气阴两伤之象。咳嗽日久伤肺,气阴不足者,亦可见上述征象,治宜益气养阴生津。

那么,这种气阴两虚的朋友,此时该怎么办呢?

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够帮我们摆脱气阴两虚的中成药,那就是生脉饮

生脉饮在古代医家的书里叫做生脉散,或者是生脉汤,这个方子的组成是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三味药,一般认为是出自张元素的《医学启源》一书,后来张元素的学生,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《内外伤辨惑论》里面记载了此方,这个方子也因此而大大地得以传播,所以也可以说李东垣也是这个方子的创立者之一。这个方子,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,方中人参补肺气,生津液,为君;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,为臣;五味子敛肺止渴、止汗,为佐。三药合用,共成补肺益气,养阴生津之功。

后世这个方子应用十分广泛,在清宫里面,打乾隆开始,皇帝们是都服用人参的,其中乾隆服用得非常的多,有的年头,乾隆几乎是每天都服用,据乾隆朝《上用人参底簿》记载:“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,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,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,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。”这样算来,他每日约进人参三克之多!

但是一般人服用人参就上火,为什么乾隆这么服用人参,却不上火呢?

原来,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,他用的方子就是:生脉散。就是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三味药,其中麦冬的清凉,克制了人参的热性,所以药性平和,有的时候,就去掉五味子,剩下人参和麦冬两味药,这叫参麦散。

这个生脉散的作用,是益气生津,敛阴止汗,治疗温热、暑热,耗气伤阴证;汗多神疲,体倦乏力,气短懒言,咽干口渴,舌干红少苦,脉虚数;久咳伤肺,气阴两虚证;干咳少痰,短气自汗,口干舌燥等气阴两虚之症。

方中人参甘温,益元气,补肺气,生津液,是为君药。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,润肺生津,用以为臣。人参、麦冬合用,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。五味子酸温,敛肺止汗,生津止渴,为佐药。三药合用,一补一润一敛,益气养阴,生津止渴,敛阴止汗,使气复津生,汗止阴存,气充脉复,故名“生脉”。

李东垣在《内外伤辨》中说:

“圣人立法,夏月宜补者,补天真元气,非补热火也,夏食寒者是也。故以人参之甘补气,麦门冬苦寒泻热,补水之源,五味子之酸,清肃燥金,名曰生脉散。孙真人云:五月常服五味子,以补五脏之气,亦此意也。”

他的老师张元素在《医学启源》中说生脉散能“补肺中元气不足”。

清代医家汪昂在《汤头歌诀》祛暑之剂篇中记载生脉散:

“麦味与人参,保肺清心治暑淫。气少汗多兼口渴,病危脉绝急煎斟。人参五分八分,五味子九粒。人参大补肺气,麦冬甘寒润肺,五味酸收敛肺,并能泻火生津。盖心主脉,肺朝百脉,补肺清心,则气充而脉复。将死脉绝者服之,能令复生。夏月火旺烁金,尤宜服之。”

他又在《医方集解》中记录:

“人参甘温,大补肺气为君;麦冬止汗,润肺滋水,清心泻热为臣,五味酸温,敛肺生津,收耗散之气为佐。盖心主脉,肺朝百脉,补肺清心,则元气充而脉复,故曰生脉也。夏月炎暑,火旺克金,当以保肺为主,清晨服此,能益气而祛暑也。”

后世的医家,对此方应用甚多,比如温病大家吴鞠通,遇到温病后期,气阴两虚的时候,也会用到此方,他在《温病条辨》中解释:

“汗多而脉散大,其为阳气发泄太甚,内虚不可留恋可知。生脉散酸甘化阴,守阴所以留阳,阳留,汗自止也。以人参为君,所以补肺中元气也。”

综合看来,本方所治为温热、暑热之邪,耗气伤阴,或久咳伤肺,气阴两虚之证。一般情况下,在古代此方多用于夏季,暑热伤人之时,但是,我们用药要灵活,不能拘泥,有这种情况,就要用这种药。比如现代人禀赋薄弱,劳作少,气虚者多,一到春天,天气一热,这种气阴两虚之人就开始难受了,当然就可以使用此方。此时人们热蒸汗泄,最易耗气伤津,导致气阴两伤之证。

因为生脉饮是个广为传播的方剂,所以现在我们在任意一家药店里,基本都可以找到生脉饮口服液这个中成药。

但是现在生脉饮口服液有两种,一种是用人参来制作的,一般是红参,药性较强,治疗效果比较好,适合在症状严重时服用;另外一种是党参方的,会在药盒上会标注,药力相对红参方的平缓,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服用,一般在春天,我推荐的是党参方。

如果气阴两虚比较严重,我也推荐大家自己熬,可以用人参三克、麦冬三克、五味子七枚熬水,代茶饮。

有的朋友会问:玉屏风散也是治疗自汗的,和生脉散有何区别呢?

玉屏风散的组成是:黄芪、白术、防风,作用在脾肺,和体表,药物皆属阳性,没有滋阴润燥的作用,对于怕冷,自汗不断的气虚之人,效果较好;生脉散的作用在心肺,除了补气,还有滋阴生津的作用,对于津液同时损伤者效果较好,所以,生脉散的患者,会有口干口渴,身体燥热,舌边红,脉虚数的情况,这与玉屏风散的怕风怕冷,舌质淡白是不同的。

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,如果您觉得自己就是劳神过度、气阴两虚、爱出汗,就要立即行动起来了:运动,食疗,生脉饮,总有一款适合你,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哦!

肝气不舒怎么办?这个方子用了千年正安聚友会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411)

 本  期  导  读    

你真的了解「逍遥丸」这个千古名方吗?

前阵LG要我给他找点疏肝的药

我就带他去了药店

拿给他「逍遥丸」

他看了看说明,白了我一眼,说:

「你给我女人吃的调经药干啥?」

好吧,我错了,没有给你普及这个知识

我错了!

你是不也认为「逍遥丸是女人吃的!」

认识一下「逍遥丸」

逍遥丸,是宋代政府刊发的医书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面的方子,原方名叫逍遥散,是从民间收集的治疗方。因为它疗效出色、组方经典,因此,成了千古名方。

组方:

芍药(酒炒)、当归、白术(炒)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柴胡各二钱,引用煨姜三片,薄荷少许,煎服。

治疗

肝郁脾虚血弱证(怨妇综合征)。两胁作痛,头痛目眩,口燥咽干,神疲食少,或往来寒热,或月经不调,乳房胀痛,脉弦而虚。

方中柴胡梳理肝气,白芍敛阴柔肝,和当归一起补肝体而助肝用,使血和则肝和,血充则肝柔,共为臣药。薄荷也是升散的,可以透达肝经郁热,生姜辛发,也可以发散郁结。

因为逍遥散在调理情绪,疏肝解郁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,而女性相比于男性,身体受情绪的影响更大,因此,这个方子似乎成了女性的专用方。其实,应该明确一点,药物是不分男女的,只要有适应证,都可以使用

身体最容易出现肝气不舒问题

中医认为,人体的气机是不断地升降沉浮的,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,身体则会上热下寒,百病丛生。那么,人体气机运行最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呢?答案是肝。

中医理论中,肝不只是一个器官,更是整个系统。其主要功能是藏血,主疏泄——调畅情绪,负责身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。但是,如果情绪郁闷,其郁积的程度已超过了肝的疏泄能力了,就会导致肝系统的运行障碍——肝气不舒。

肝气不舒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问题?

手脚冰凉。肝主四末——四肢的末端,如果肝气郁积,气血则无法到达四肢末端,手脚就会冰冷,中医称之为「四逆」,很多女性都是这样的。

易怒、心烦、失眠多梦、抑郁。

头晕目眩,身困乏力。

瘀血。

女性月经不调(有些女性在月经前特别容易发火、月经前乳房胀痛,和肝气不舒有很大关系),痛经,经闭或崩漏。

食欲差,胸胁胀痛。

器质性病变。

为什么会肝气不舒

《删补名医方论》里说:

而肝木之所以郁,其说有二: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,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。盖肝为木气,全赖土以滋培,水以灌溉。若中土虚,则木不升而郁。阴血少,则肝不滋而枯。方用白术,茯苓者,助土德以升木也。当归,芍药者,益荣血以养肝也。薄荷解热,甘草和中。独柴胡一味,一以为厥阴之报使,一以升发诸阳。经云:木郁则达之。遂其曲直之性,故名曰逍遥。若内热,外热盛者,加丹皮解肌热,炒栀清内热,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。

肝气不舒,从脏腑之间的联动关系上讲,一个原因是脾土虚弱,导致肝木郁陷。这是现代人疏肝理气的时候,往往忽略的。我们现在似乎对肝阴特别重视,而对脾阳虚弱,导致的肝木不升,却缺乏关注。古人在疏肝的过程中,往往会考虑脾土的虚弱,所以,往往白芍与白术同用。

另一个原因,是血亏,不能养肝,所以导致肝木躁枯,动而生风。因此,在养肝的过程中,除了滋阴,养肝血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当脾土虚弱,肝血不足的时候,肝脏就基本上处于失调的状态。此时,如果加上情绪的影响,则特别容易出现肝气不舒,从而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。

逍遥丸,男女都能用

很多人认为「逍遥丸」是女性的专利,是专门用来调经的。这个认识很片面。要知道只要是有肝郁、脾虚、血虚这三个问题的人,都可以用逍遥丸,无所谓男女。

在古代医书上,有不少关于男性使用「逍遥散」的医案。

一名男子浑身发热,咳嗽十分严重,有的医生用「金匮肾气丸」补肾,有的用化痰的办法治肺,都没有什么效果,最后他找到当时的名医李士材。

李分析这个男子的发热、咳喘实际是因为肝气不舒引起的(「肝木反侮肺金」,肝气不舒,很多时候还会引起肺经的问题)。

李士材用「逍遥散」给该男子治疗,其中加了点牡丹皮,男子服了两副药,咳喘马上就止住了。

还需要说明的

一般的肝气不舒,用逍遥丸就可以了。但是,有的人不但肝气不舒,而且还成为肝火了,我估计这是多数现代人的状态,肝火旺,容易生气。此时,古人在逍遥散的基础上,又加了丹皮泻肝火、栀子泻心火,即加味逍遥丸(也叫丹栀逍遥丸),在前方的基础上,多了清热泻火的作用。

建议认为自己情绪不佳的,而且有上述那些症状,大家可以试着服用一下逍遥丸,或者加味逍遥丸。

甚至是如果自己这两天生气了,有什么郁闷的事情想不开了,都可以吃几天,这样至少可以保护一下自己,让自己的身体免于受伤。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

现在,我们能用到「逍遥丸」(或者「加味逍遥丸」)的地方太多了,因为我们的情绪太容易受影响了,但是,我们必须明白,药物只能在我们身体无法渡过难关的时候拉我们一把,我们不能靠药物活着,真正想要健康,还是要靠我们身体自己的调节

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很关键,即使满天阳光白云,在悲观的人眼里可能也是毫无乐趣;如果用积极的目艮光看待世界,可能即使阴天下雨,也会觉得格外有情调。

最后,希望大家拥有一种叫作「逍遥」的生活态度。

罗博士写过的各类泡脚方子大合辑!原创:云少罗大伦频道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724)

千呼万唤始出来~大家期待已久的泡脚方子合辑终于出了!其实带泡脚方子的文章与之前的合辑里面的文章相比很难整理,因为很多方子隐藏在文章里面,文章的题目并没有体现出来,云少也是东搜西刮,可算翻出了这些与泡脚相关的文章。

需要大家注意的是,这些文章里面,有的是专门讲了一两个泡脚的方子,有的是和其他口服的方子一起讲的,其中每一个方子都针对不同的病症,有的还配合了医案讲解,这是需要大家仔细阅读、细心分辨的,不能把口服的和泡脚的方子搞混了拿来乱用。同时,还是建议大家在使用这些方子之前,找当地的中医为自己辨证体质,加减使用。

点击文章题目就能直接看!不需要自己搜哦!

1. 《中药泡脚不如口服有效吗?》18.9.26

2. 《再谈泡脚对身体的调理作用》18.10.9

3. 《三谈泡脚对身体的保健作用》18.10.24

4. 《调理情绪不佳导致的瘀血的泡脚方》17.4.11

5. 《帮助温阳的泡脚方》17.8.18

6. 《调理痰湿体质的泡脚方》17.10.16

7. 《调理肝气不舒和湿气重的泡脚方》17.10.24

8. 《调理寒痰、痰热的泡脚方》17.11.2

9. 《调理颈椎问题的泡脚方》17.11.21

10. 《治疗感冒的泡脚方》17.12.11

11. 《调理月经不调的泡脚方》18.1.31

12. 《调理甲状腺结节的泡脚方》18.3.27

13. 《肝气不舒的自我诊断及泡脚方》18.3.29

14. 《调理失眠的泡脚方》18.4.10

15. 《调理慢性腹泻的泡脚方》18.5.2

16. 《辅助调理“四弯风”的泡脚方》18.5.10

17. 《调理风湿关节疼痛的泡脚方》18.11.14

18. 《调理心阳不足的泡脚方》18.11.22

19. 《辅助调理耳鸣的泡脚方》18.12.5

好啦,这次的总结就是这么多,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或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啦!

养精通润,吃出好气色的花疗方原创:刘睿正安聚友会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535)

选对香花 通达皮肤 

今天是个约会的好日子,好的气色,容颜,能为你的约会加分,而且情人之间多送花表达爱意,在中医里,花也是个美颜的好帮手。

美肤,宜以花为食疗方,这是因为:花能蓄养精气——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,其内藏有精气,只要是没有毒性的花,一般都有蓄养精气的作用,精气足则气色好。其二,花气开达通润——一般的花药气都较高,能上(外)达头面皮肤,并且能通润散瘀,活血行气,血气通利,气色就好。

「七情之病,香花可解」花的归经、香气是内外相通的,能触达身体里那些郁结、淤堵的地方。

在我的接诊当中,会发现很多女孩都会泡花茶,他们大多知道花能美肤,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体质适合喝什么花茶。「有诸于内,必形诸于外」,美颜,也跟症状一样需要辩证,重要还是要选对花,只要选对了,不管外用还是内服,都管用。

现正值初之气(大寒到春分),影响人身较大的是主气「厥阴」和客气「阳明」,两者都是人神开的较旺的系统,气机较温,可用凉性的花食来清热,同时辩证花的归经,这样食疗才有效果。

厥阴不谐用的:玫瑰、红花、合欢花

按三阴三阳六经归类:玫瑰花,红花,合欢花,这三个花都归属厥阴,性凉,都有柔肝,散瘀,凉血的功效。人身的厥阴系统常热,所以这三个花大多数人都适用。厥阴不谐的症状在以前的发文中已经列出,如果有对应突出的症状,那么就更适合这三个花了。(注:红花、玫瑰花孕妇禁用,其他谨遵医嘱)

(关于厥阴不谐对应人身的症状,请戳→土运不及的己亥年,怎样顺应气机,调养脾胃?

 红花:散淤止痛 

《药品化义》中谓:「红花,善通利经脉,为血中气药。」

三种花中,红花的通散力道最强,厥阴瘀结较重的人,对应月经不畅,乳腺增生,甲状腺结节,情绪抑郁等症,还有一些囊肿等病,就用红花。

▎配穴:内关,太冲穴。

内关穴也是心包经的穴位,坚持按揉这个穴位,你的纠结便会治好。

▎太冲取穴:脚大趾与二趾骨头结合部前面的凹陷处。

太冲有个外号叫「消气穴」,容易发怒或生闷气的人,多推揉此穴,心里的那股无名火便不知所踪了。

合欢花:安神解郁 

正如《中国药学大典》所说:「小叶两列,日暮相叠如睡,及朝,又渐分离,故有合欢、夜合之名。」

合欢花具有潜阳,安神的功效,更适宜厥阴亢盛的人,阳亢之人,性急易怒,睡眠不好,如果长此以往,会伤及阴血,肤色虽然鲜亮,但细看无泽无神,可以用合欢花泡水喝。

阳亢的人血气常外散,经气常不足,络气常有余,所以此类人适宜配合导引术来潜阳,推荐按目调肝法:

 身体平坐,轻闭双目,均匀呼吸(鼻吸、口呼);

 将双手搓热,双手掌心按在眼睛上(碰到睫毛即可),手不动,接着依次平移眼球上下,左右各3次,然后轻转动眼球,顺、逆时针各旋3周,双手移开;

 再次搓热双手,重复以上动作。早、晚各作12次。闭目1分钟后,再睁开。

  玫瑰:舒肝胆之郁气 

玫瑰与前两者的不同,在于它有理气解郁,治肝脾的功效。

《本章再新》:「舒肝胆之郁气,健脾降火。冶腹中冷痛,胃脘枳寒,兼能破血。」

玫瑰花气味兼俱,既有通散的能力,也可以补阴潜阳,如果又有瘀结不通,又有阳亢的症状(这类人其实最多),就用玫瑰花,或者红花和合欢花并用,也可以三个花一起用。

又瘀结,又阳亢的人,最容易长痘,如果血气衰减,则成斑,或痘印不去。厥阴如果长痘长斑,最易出现在两侧,两颊上下。

医案:

李某(女/43岁)

 主诉:多年失眠,月经量少,情绪焦虑,既易发怒,又易悲伤。目赤,面色干枯无泽,两颊有不少黄斑。

 辩证:诊其脉,厥阴与阳明脉并至,且脉急而涩,急为阳,涩为阴,又有阳亢,又有闭郁,所以又怒又悲,既需活血通散,又要清热潜阳。

 用方:红花9克,合欢花15克,玫瑰花15克,玉竹45克,蒲公英15克,丹皮15克,生地15克,附子6克,香橼6克,菟丝子30克,苍术6克。

疗效:5剂药后,身心感到舒适轻松,睡眠明显改善,后按此思路调理一个多月,气色渐渐润泽,斑愈过半,其余症状也逐渐好转。

养精通润,吃出好气色的花疗方原创:刘睿正安聚友会

少阴不谐用的:菊花,金银花

少阴不谐也宜引发热邪,菊花、金银花均归属少阴,性凉,都有清热,养阴的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少阴本为热,标为寒,少阴系统未必一直是热的状态。

少阴的热主要表现就是口燥,舌干,多梦,咽痛(但这个咽痛不是偏于两侧,是居中并靠后的,感觉比较深)等。另外还常有舌尖红,内眦(内眼角)红等表现。

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的判断法——如果平时食用辣椒,羊肉,桂圆,枸杞这些食物,很容易上火,又具有上述表现,那么你的少阴系统应该是有热的,可以用这两个花。

如果食用这些东西不上火,热应该就不在少阴上,要是食用香蕉,西瓜,梨这些水果,或者喝牛奶感到肠胃不舒服,那么少阴系统很可能不热反凉,就更不能用菊花或者金银花。

菊花较之金银花,通散能力更强,善走头目,能发散风热,通利血气,适合少阴热郁的人,少阴主心,其华在面,所以少阴郁结的人,面色就更易晦暗无光,可用菊花茶。

▎配穴:风府,神门。

定位:在枕后区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,枕外隆凸直下,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。

取穴:后脑勺发际线线边缘正中上一拇指(横指)处。拇指按揉穴位,每次30-50次。

取穴:手腕内侧横纹上靠小指一侧,有一个突起的圆骨,圆骨正下方有一个凹陷,就是神门穴。

对神门附近进行5-15分钟的按揉、敲击火艾灸,可疏通心经,预防失眠等。

医案:

闵某(女/33岁)

 主诉:不久前感冒,现基本痊愈,但仍感觉头项背发紧,鼻塞,咽痛,泪出,其面色晦暗无光。

 辩证:其脉钩而坚大,少阴热郁之象。且少阴与太阳为表里,循背夹脊而上,所以头项背紧痛。宜通利少阴血气,发散风热。

 用方:羌活9克,大枣5枚,菊花30克,生地15克,谷精草15克,蔓荆子15克,夏枯草15克。

 疗效:此人虽感受风寒,但素来少阴热盛,故太阳寒化施于少阴,使少阴热化,宜辛凉解表,所以重用菊花。患者服用3剂药后,诸症状皆愈,并觉面色变好。嘱其用菊花,玫瑰花,大枣三味代茶饮一段时间,面色逐渐明亮。

金银花善治疮疡,清热解毒且能补阴,还能微补荣血,适合少阴虚热的人,少阴的痘宜出现在脑后,颧骨等处。

此类人可用金银花泡水喝,并练习顺腹式呼吸,或者提肛缩肾来调养。

医案:

陈某(男/27岁)

 主诉:面部(颧骨周围较重),及后背上至脑后处频出脓疮,有时严重有时轻,反反复复好几年,其人皮肤干枯无泽,常咽干,善渴,睡眠较浅,多梦,乏力。

 辩证:其脉钩而细数,为少阴虚热之象。

 用方:金银花60克,山茱萸15克,当归15克,菟丝子15克,丹皮15克,连翘9克,夏枯草20克,黄连5克。

 疗效:5剂药后疮愈过半,后按此法则调理一个多月,基本痊愈,至今两年,没有复发。

再推荐一个不太常用,但口感不错的花——款冬花。

款冬性凉,归属阳明。阳明恶火,现在阳明燥热的人也很多,常鼻干,唇干,如果瘀结重,常鼻翼晦暗,如果热甚,常鼻红,另外还容易咳嗽,身热,便秘等。上面那几个花都不能直接清降阳明,如果这几个症状比较明显,不如试试款冬花,同时配合摩腹和搓面来调养阳明。

搓面:

要顺肌肉纹理、逆皱纹方向,即两手轻轻地贴住脸颊,向上、向外搓摩,然后手指由内向外轻按眼角鱼尾纹处,最后用两掌心交替在额头从下向上摩擦,以舒适为宜。

脸上有伤口或明显痤疮时,要注意避免这个动作。

以上,介绍了厥阴和少阴不谐的症状和对应用花,在日常中,可以用以上的花泡茶,也能起到保健作用。


 作者介绍:

刘睿大夫,中医世家,四代相传,擅长三部九候脉诊,长期研习《易经》与《黄帝内经》,将《周易》古噬之法及诸式与中医诊治相结合,以五运六气结构体系为根基,采用三阴三阳全息之辩。

主治全内科急、慢性疾病,及各类亚健康调理。

湿热交蒸,说说夏日外感中的三仁汤证 | 生活妙方 罗大伦 罗大伦频道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643)

在各地除了热,还有湿气重这个特点,很多地区都是阴雨连连。那天看到网络上有朋友嘲笑,说广东的天气预报是“高温加暴雨”,大家说这是下的洗澡水吗?其实,这是不了解南方的气候,南方这个季节,往往是来一片云彩,就是暴雨,云彩走了,就是烈日当空,暴热难耐,所以,一天里面会经历湿、热两个阶段,湿热交蒸,则人体很容易生病,此时的外感,用到三仁汤的机会就特别多。

三仁汤这个方子,是清朝的中医大师吴鞠通在《温病条辨》里面写的方子,就是用来治疗湿温之证的,具体的,是治疗湿热为患,而湿多一些,热还没有那么重的。我们现在经常拿来治疗外感中的湿热证候。

那么,当我们感冒了,湿热证候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?我们怎么来判断是否是湿热为患呢?

这种湿热的外感,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:

1、身体的反应:头痛恶寒,和其他的外感一样,都感觉怕冷,同时身重疼痛,这是湿气重的表现,身体觉得酸懒,感觉没有力气,很重的感觉。

2、颜色的反应:湿气重的人,面色淡黄,感觉不那么鲜亮,不会是红润的肤色,甚至出的汗,都是有些黄色。

3、胃口的反应:会觉得胸闷,没有胃口,不想吃东西,不想喝水,容易大便不成型,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征。

4、发烧的特点:湿热为患的发烧,往往下午温度高,有的人甚至就在下午开始发烧,非常典型。

5、舌象和脉象:舌苔白,或者厚腻,或者满布,这种舌苔的状态,往往是我诊断的最主要依据。此时患者的舌质往往是红的,脉弦细而濡。

那么,三仁汤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呢?

三仁汤的组成,是这样的:

杏仁、半夏各15g,飞滑石、生薏苡仁各18g,白通草、白蔻仁、竹叶、厚朴各6g。

一般我会用这样的份量:

杏仁9克(捣,后下)、白蔻仁6克(捣,后下)、生薏苡仁30克、法半夏6克、通草6克、竹叶6克、厚朴3克。

方子里面的滑石一般我会去掉。

同时,如果热也比较明显,则会加入一些比如连翘、金银花等解毒之品。

这个方子里面的三仁,就是杏仁、薏苡仁、白蔻仁,其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,肺主一身之气,气行则湿化;白蔻仁芳香化湿,行气宽中,畅中焦之脾气,负责打开中焦之瘀滞;薏苡仁甘淡性寒,渗湿利水而健脾,使湿热从下焦而去。三仁合用,三焦分消,共同作为君药。通草、竹叶甘寒淡渗,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,是为臣药。半夏、厚朴行气化湿,散结除满,是为佐药。

熬药的方法,是把没有标注“后下”的药物,大火开锅,小火先熬二十分钟,然后,下入“后下”的药物,过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,就可以关火,再闷五分钟,就可以倒出药汁了。一天喝三次,一次一小碗。

我下面通过一个病例来讲这个方子:

医 案

一位老人,高烧,入住当地中医院,影像学检查为间质性肺炎,白细胞很高。医院用院内制剂清热解毒之中药,配合头孢类抗生素点滴。十天后,高热已去,改为低热,影像学检查,肺内没有任何好转。于是停抗生素点滴,继续用院内制剂口服。

这个时候,我来分析,发现老人舌苔很白,厚腻,我看了院内制剂的方子,基本是清热解毒的寒凉之药,我心中画了个问号,舌苔如此白腻,似乎不妥。

然后,问及发烧的情况,是每天下午烧的厉害,上午和晚上都比较平稳。

这个时候,需要思考了。

在中医里面,外感下午发烧,大抵有这样几种可能吧,一是阳明腑实,会日晡(bū)潮热,这里的日晡,是指的下午三点到五点左右的时间,而阳明腑实,是热结于中,导致肠胃燥热,经常是腹满硬痛,拒按,大便燥结,舌苔是黄燥的,此时必须要泻热存津,中医有很多方剂治疗这种情况。

对于这种情况,吴鞠通说:“不可见其中满不饥,以为停滞而下之,下伤脾胃,湿邪乘势下注,则为洞泄。”他的意思是,此时不要把两者搞乱了,以为胃肠有积滞,需要用泻下之药,一旦泻下,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第二种情况,下午发烧,就是阴虚,但是阴虚的发热,往往是比日晡潮热要晚一点,而且越晚热得越厉害,此时患者的舌质一定是红的,舌苔很薄,或者没有舌苔,这位患者舌苔白腻,显然不是。

吴鞠通在讲这种情况的时候,特别强调不要把两者搞混了,他说:“不可见其午后身热,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,湿为胶滞阴邪,再加柔润阴药,两阴相合,则有锢结不解之势。”他的意思是,此时不可滋阴,如果滋阴,则会耽误病情。

吴鞠通对这种情况,有三个禁忌,我们前面讲了两个,第三个禁忌就是勿汗。吴鞠通警告说,不要以为这是外寒就发汗,他说:“不可见其头痛恶寒,以为伤寒而汗之,汗伤心阳,则神昏耳聋,甚则目瞑不欲言。”这是有道理的,因为湿温是热证,而发汗必用大热之药,与病相反,不可使用。

我给加一个禁忌,就是不要使用苦寒之药,很多人认为这是热证,需要清热解毒,其实这是错的,此时有湿气在内,而且湿气往往很重,如果把湿气散去,则热邪很容易散掉,如果用大量的苦寒之药,则很容易使得湿气难以去除,导致“冰伏”,使得病情缠绵不愈。中医大师赵绍琴老先生,特别重视此事,他见过大量的湿温之病,被中医用清热解毒之药冰伏外邪的,所以他曾经特别指出此事。

而第三种下午发烧的情况,就是湿温发热了,这种湿热病,也是下午发烧,此时,热度往往不高,舌苔会厚腻,胃口不佳,胸闷呕逆,头身困重。

此时,患者的舌苔白厚,与这种症候是吻合的。

恰巧,此时患者的家属说患者大便不成型,比较黏腻,这是第二个证据。

凭着这一点,我基本判断这是湿热为患了。

应该说,医院前期的治疗,控制了高热,稳定了病情,是有效的,但是现在湿热明显,继续用寒凉之药,则不妥当。于是,建议他们不再吃中医院的清热解毒之药,为了照顾关系,药物照领,但是不吃,而改用自己熬的三仁汤,里面我加了藿香、佩兰各6克。

结果一副药就退烧,我继续让他们服用了两天,然后出院,用扶正化痰之药善后。

此事令我感慨,就是舌诊的重要,我想,如果能仔细分析舌象,则会更容易辨别出这种湿热之证,则会更加有针对性的。

过去中医界有句话,叫“医者意也”,意思是很多东西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意念到了,灵感就来了。我对这话一直很反感,我觉得不能这样分析病情,分析病情,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数据的基础上,要多读书,多见识,多收集患者症状的信息,知道有多少种可能,然后,一定要像断案一样,每一种可能,又和其他几种症状结合,排除哪些可能,然后确定只有那种可能,当你的推理与数据信息交集紧密的时候,罪犯一定会现形的。

愿各位中医同仁共勉。

这个夏天,湿热交蒸,会有很多人因此而病的,但愿大家有这样的概念,遇到的时候,可以有所识别。

罗大伦《阴阳一调百病消》第六章第五节 三仁汤:祛暑湿最灵验的方子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771)

第五节    三仁汤:祛暑湿最灵验的方子

        总有朋友问我:“为什么你老是写感冒?难道你只会治疗感冒?”

        是啊,为什么我老是写感冒呢?

        这源于我在学医之初的切身经历。

        我的老家在东北,天气冷,每到流感季节,整个城市估计会有几十万人患感冒,走在商场里,鼻音重的人随处可见,医院打点滴的地方要排队等候。

        当时看到流感肆虐,我很着急,于是找了一位著名的《伤塞论》专家,希望能研究流感给政府提供资讯,结果老专家笑笑,不置可否。

        最没面子的是,我自己感冒的时候也很迷惑,一感冒,我就拿着教科书开始分析,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,结果等到感冒好了也没分析出来。

        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感冒啊,人类医学史上最霸道的敌人就是感冒了。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后,我觉得,医学工作者首先要知道如何治疗感冒,这是第一步功课,然后才有资格去治疗其他的疾病。

        那么,中医是怎么认识这些外来疾病的呢?

        传统的中医认为,世界上有六种邪气,叫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其中风、寒、湿偏重于阴,暑、燥、火偏重于阳。这些邪气侵入人体,就会致病,包括感冒。这六种邪气我们称它为六淫,意思是,这六种东西本来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,叫六气,但如果过分了(淫是过分的意思),就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,人体阴阳一失调,病邪就来了。因此,只要我们控制住这六淫,使身体正常运转,那疾病就会离开我们。

        然而,这六种邪气并不是单一地向人体发动进攻,它们常常会狼狈为奸,结伴而行,比如风和湿结合在人体内形成风湿;比如风和寒结合在人体内形成风寒;比如寒和湿结合形成寒湿……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下,湿和暑结合在体内形成的暑湿。

        一遇到又闷又热又湿的天气,体内往往就会有暑湿,此时感冒,便会形成暑湿感冒。这种感冒与一般的感冒不同。一般的感冒只是热或寒一种,暑湿感冒除了热之外,还有一个湿。怎么来对付这种感冒呢?我选择三仁汤。

        三仁汤,就是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这“三仁”,加上半夏、竹叶、厚朴、通草这几味药。如果舌苔黄,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黄芩、黄连,有三五克就可以了。

        这个方子里的“三仁”都是祛湿的,其中杏仁开肺气,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;白蔻仁开中焦之气;薏苡仁泻下焦水湿。水湿一去,身体自己就恢复了。根据我的体会,这种暑湿感冒用三仁汤以后,恢复得极其迅速,往往一两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。

        另外,在暑湿的天气里面,就算我们再怎么口渴,也不要消无度地饮水,尤其是冰水,最好是喝常温的水。而且在暑湿的天气里,很多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会觉得很难受,甚至犯病;还有一些皮肤病的人,此时也会旧病复发,这都是因为暑湿捣乱是缘故。

        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想办法祛除暑湿。

        暑与湿结合在一起是很难处理的,但只要我们把湿气去,依附在湿气上的暑气也就无所依托了。具体的养生方法是——

        首先,在做饭的时候,大家可以放入一把薏米,也就是薏苡仁,这个药其实也是粮食,古代都是给皇上吃的米,它有祛除湿气的作用。同时,在喝饮料的时候,可以选择杏仁露,因为杏仁是开肺气的食物,肺气一开,全身的气机就都流通了,那么水湿也很容易散去。

        其次,可以买点白蔻仁,药店和菜市场都有卖的,回家后拿出几个,捣开,炒菜的时候放进去,也可以起到行气化湿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 如果暑湿天出现了感冒,那很可能就是暑湿感冒,自己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舌苔,如果发现舌苔突然变得白厚或者白苔满布,这就说明湿气重了,可以找医生商量一下,看看是否该用三仁汤

        对于桑拿天出现的皮肤病,三仁汤的疗效也非常好。

        有位朋友在桑拿天的时候,胳膊上出现了很多红点,一片片的,在皮肤上若隐若现,很恐怖,他自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涂抹了药膏也无效。根据天气的特征,我给他开了三仁汤,后来他自已说,服后出了一身的,第二天红点就消失了。

        需要注意的是,在暑湿的天气里,大家都容易贪凉,很多湿病就是在这时患上的,因为此时毛孔开张,身体很容易吸进空气中的湿寒之气。

        另外,这些祛湿的方子孕妇不能服用,如果服用,需要医生具体指导,因为有些药的药性是下行的,大家自己无法判断。

作者:虾尾村村长_c6e7
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2582f7dcc9eb
来源:简书
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。

罗大伦:三仁汤,怯暑湿最灵验的方子!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803)

总有朋友问我:为什么你老是写感冒?难道你只会治疗感冒?

是啊,为什么我老是写感冒呢

这源于我在学医之初的切身经历。

我的老家在东北,天气冷,每到流感季节,整个城市估计会有几十万人患感冒,走在商场里,鼻子声重的人随处可见,医院打点滴的地方要排队等候。

当时看到流感肆虐,我很着急,于是找了一位著名的《伤寒论》专家, 希望能研究流感给政府提供资讯,结果老专家笑笑,不置可否。

最没面子的是,我自己感冒的时候也很迷惑, 一感冒,我就拿着教科书开始分析,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,结果等到感冒好了,也没分析出来。

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感冒啊,人类医学史上最霸道的敌人就是感冒了。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后,我觉得,医学工作者首先要知道如何治疗感冒,这是第一步功课,然后才有资格去治疗其他的疾病。

那么,中医是怎么认识这些外来的疾病的呢?

传统的中医认为,世界上有六种邪气,叫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其中风、寒、湿偏重于阴,暑、燥、火偏重于阳。这些邪气侵入人体,就会致病,包括感冒。

这六种邪气我们称它为六淫,意思是,这六种东西本来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,叫六气,但如果过分了(淫是过分的意思),就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,人体阴阳一失调,病邪就来了,因此,只要我们控制住这六淫,使身体正常运转,那疾病就会离开我们。

然而,这六种邪气并不是单一地向人体发动进攻,它们常常会狼狈为奸,结伴而行,比如风和湿结合在人体内形成风湿;比如风和寒结合在人体内形成风寒;比如寒和湿结合形成寒湿……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下,湿和暑结合在体内形成的暑湿。

一遇到又闷又热又湿的天气,体内往往就会有暑湿,此时一感冒,便会形成暑湿感冒。这种感冒与一般的感冒不同。一般的感冒只是热或寒一种,暑湿感冒除了热之外,还有一个湿。

怎么来对付这种感冒呢?我选择三仁汤。

三仁汤,就是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这“三仁”,加上半夏、竹叶、厚朴、通草这几味药。如果舌苔黄,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黄芬、黄连,三五克就可以了。这个方子里的“三仁”都是祛湿的,其中杏仁开肺气,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; 白蔻仁开中焦之气,薏苡仁泻下焦水湿。

水湿一去,身体自己就恢复了。根据我的体会,这种感冒用三仨汤以后,恢复得极其迅速,往往一两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。

另外,在暑湿的天气里面,就算我们再怎么口渴,也不要无度地饮水,尤其是冰水,最好是喝常温的水。而且在暑湿的天气里,很多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会觉得很难受,甚至犯病;还一些患皮肤病的人,此时也会旧病复发,这都是因为暑湿捣乱的缘故。

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想办法祛除暑湿。

暑与湿结合在一起是很难处理的,但只要我们把湿气去掉,依附在湿气上的暑气也就无所依托了。具体的养生方法是——

首先,在做饭的时候,大家可以放入一把薏米,也就是薏苡仁,这个药其实也是粮食,古代都是给皇上吃的米,它有祛除湿气的作用。同时,在喝饮料的时候,可以选择杏仁露,因为杏仁是开肺气的食物,肺气一开,全身的气机就都流通了,那么水湿也很容易散去。

其次,可以买点白蔻仁,药店和菜市场都有卖的,回家后拿出几个,捣开,炒菜的时候放进去,也可以起到行气化湿的作用。

如果暑湿天出现了感冒,那很可能就是暑湿感冒,自己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舌苔,如果发现舌苔突然变得白厚或者白苔满布,这就说明湿气重了,可以找医生商量一下,看看是否该用三仁汤。

对于桑拿天出现的皮肤病,三仁汤的疗效也非常好。

有位朋友在桑拿天的时候,胳膊上出现了很多红点,一片片的,在皮肤中若隐若现,很恐怖,他自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涂抹了药膏也无效。根据天气的特征,我给他开了三仁汤,后来他自己说, 服药后出了一身的汗,第二天这些红点就消失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暑湿的天气里,大家都容易贪凉,很多风湿病就是在这时患上的,因为此时毛孔开张,身体很容易吸迸空气中的湿寒之气。

另外,这些祛湿的方子孕妇不能服用,如果服用,需要医生具体指导,因为有些药的药性是下行的,大家自己无法判断。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听完这些故事,你也会用“三仁汤”了

贡轩园玉灵膏阅读(515)

冬季最是干果季,吃着干果讲故事。

应季的干果炒货中,就有炒杏仁,那是甜杏仁。药用专取苦杏仁。仁者爱人!杏仁也令人爱。不妨吃着炒货干果甜杏仁,讲一则苦杏仁的成方治病的故事。

在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“三仁汤”的,首药即杏仁——苦杏仁。关于三仁汤治病,咱们分两次来讲。

具体在三仁汤中,“三仁”者,是对三种种仁药味的简称,指的是苦杏仁、白蔻仁和薏苡仁。三仁汤组方并非只有三味药,它共有八味药组成,分别是苦杏仁、白寇仁、生薏苡仁、半夏、厚朴、滑石、通草、淡竹叶。三仁汤的命名却是因为组方中用作君药的三味种仁药物而来。

三仁汤,其方出自清朝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,是祛湿剂中清热祛湿的方剂,有宣畅气机、清热利湿的功效,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。可见的症状有:头痛恶寒,身重疼痛,胸闷不饥,午后身热,面色淡黄,舌白不渴,脉弦细而濡。

三仁汤是一首祛湿剂,现今却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发热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,但辨证必符合其中医病机方可——此方所治之病,当均具有湿热或痰湿证的共同特点。

三仁汤能够宣上、畅中、渗下,针对祛湿而治之。由此而引出三仁汤“畅发三焦”而治湿的说法。

“三焦”者,简言之分指人体上、中、下三部。这是对中医“三焦”概念解释之一的所谓“部位三焦”说。此种解释认为,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,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。根据三焦有上焦、中焦、下焦之别,把人体划分成上、中、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,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。上、中、下三焦所属脏腑,认识大致统一(仅肝的分属有不统一),即上焦胸部包括心、肺两脏,中焦上腹部,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、胃、肝、胆;下焦下腹部,包括肾、膀胱、小肠、大肠。当然,三焦概念除此“部位三焦”的认识,尚有“脏腑三焦”“经脉三焦”“辨证三焦”之说。在不同的古代文献与中医典籍论述中,三焦所代表的意义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为什么说三仁汤畅发三焦呢?其三味君药,苦杏仁味苦辛,宣利上焦肺气,气化则湿化;白蔻仁芳香化湿,行气调中,助脾胃运化;生薏仁味甘淡健脾,渗利下焦湿热,有助利尿通便。三仁分入上、中、下三焦,合用协同,故能宣上、畅中、渗下,从而具有清利湿热、宣畅三焦气机的功用。在三仁汤中,苦杏仁正体现了典型的肺经之药,且契合中医学“肺为水之上源”的认识,有助呼吸与发汗,发挥其从上焦祛除水湿的功用。

三仁汤堪称对付暑湿证的良方。对此,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介绍过自己认识并使用三仁汤的宝贵经历。罗大伦自我介绍,其学习中医有个特点,喜欢自己尝试,给患者开的方剂,很多都是自己尝试过的,所以对药物的反应心中比较有数。刚开始学中医时,有一年夏天遇到桑拿天,闷热得不得了,当时感冒流行,罗大伦也被传染了,感觉口渴想喝水,可是喝后肚子又胀,同时发烧,怕风,出汗,非常难受。于是就琢磨自己开个方子,心想怕风、出汗,再看舌头全都是淡白色,认为这是受寒,有汗出,该是太阳中风证,应该用桂枝汤。于是就去药店买了桂枝汤药材,自己熬了喝。满以为对症,就等着痊愈了。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病根本没有好转迹象,心里困惑踌躇。再次对看镜子察看舌头,猛然发现舌苔是薄薄的一层,铺满整个舌体,几乎看不到舌质,让他误认为舌质的颜色淡白,其实是被舌苔铺满了,恍然大悟这属于湿气重的缘故,并非寒气侵袭。于是,立刻就开了吴鞠通的三仁汤(未用滑石):苦杏仁15克,通草6克,白蔻仁6克,淡竹叶6克,厚朴6克,薏苡仁18克,法半夏6克。全方就是化湿气,行气机,服药后果然让他真正体验了三仁汤的反应:“我只觉得胸口开始发热,然后前胸后背出了很多黏汗,然后体温开始下降,烧就退了。效果是一剂知,两剂已。”第二天感冒就好了。接着那几天,他开始用此方给别人治疗,结果也是应手而愈。后来,三仁汤成了他最擅长的方剂之一,每次遇到此种湿重的患者,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
湿热或湿温致病有时往往造成缠绵难愈。只有详辨病机,抓住根本,方有机转。山西名中医贾六金(1941-)用三仁汤治持续高热验案颇值得学习。绛县某中医院荆某,女,54岁,1993年7月无明显诱因持续39℃以上,高热两旬,经本医院组织会诊,因诊断不清,建议入住附近某西医院诊治。入院后拟诊“肺结核”予抗痨治疗,重用激素。体温曾下降数日,随即又高热如初,再用药则无效。转诊至山西省人民医院,经过各种检查,诊断为“变应性亚败血症”,给予激素为主的治疗。始则体温略降,旋即又升,再也不降。此时患者已高热月余,其夫心急如焚,背着主管大夫请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主任医师会诊,按其所开处方配药煎药偷服,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。再诊调方又服3剂而愈。处方:苦杏仁12克,生薏仁15克,白蔻仁6克,厚朴6克,通草6克,半夏12克,淡竹叶6克,滑石15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贾六金所用不过是三仁汤原方。该患者高热月余,此方何以能够取效呢?有中医师向贾六金主任请教,贾六金给出了用方依据,他说:“病人舌面像沾了厚厚的一层白粉,一看就知所患是典型的湿温病,湿重于热。”因患者脾胃素虚,感受暑天湿热之邪,邪从外受先困卫阳,但历时甚短,卫分证不明显,患者尚未留意,邪已传入气分。此时湿热混杂,湿中蕴热,热在湿中则患者虽不觉甚热但体温甚高,此即谓“身热不扬”;湿着肌肉,气机不宣,则肢体困重;湿阻胸膈气机不畅,则胸闷脘痞、时有呕恶;舌苔白如积粉乃湿郁之象。此病机为湿热阻遏,气机不畅。治宜利湿清热,宣畅气机。用芳香苦辛、清宣淡渗的三仁汤,最为对证。

三仁汤本是治疗湿温病邪在卫分的主方,但湿热之邪,郁遏气分也适用。此其案的启示。此案由山西省绛县中医医院赵作伟忠实记录。

临床运用三仁汤的许多医案都给出了重要提示:舌苔腻是湿浊证的重要指征,这在运用三仁汤时不可不识

贡轩园 天然守真

购买玉灵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