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5-21
分类:食用反馈
阅读(512) 评论(0)
中医学认为,精、气、血、津液是组成生命的物质,精、气、血、津液与脏腑经络之间又相互为用、密切联系。只有精、气、血、津液正常运行,人体才能健康,若是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关系失常,势必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。今天的文章就为您介绍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关系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!
津液的生成、输布和排泄,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,而气之循行亦以津液为载体,通达上下内外,遍布全身。津液与血液相互化生,津液的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、运行通畅的条件,而血液的充沛和畅行也是津液充盛和流行的条件。因而在病理上,其中任何一方的失常,都可能对其他三者产生影响,导致其关系失调。临床常见精气亏损、精血两虚、气滞血瘀、气虚血瘀、气血两虚、气不摄血、气随血脱、气随津脱、津枯血燥等病理变化。
是指因精亏伤气或气伤损精而致精气两亏病变。久病或年老体弱者,肾精亏损,则可致气无生化之源;气虚日久,生化无力,又可加重肾精的亏损,均可致精气两虚,表现为生长、发育迟缓、生殖功能障碍,以及身体虚弱、少气、乏力、懒言等。
是指精亏与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。若久病伤及肝肾精血,可致精血两亏,肝肾不足病变。精血两虚病变常表现为眩晕、耳鸣、神倦、健忘、头发稀疏脱落、腰膝酸软,或男子精少不育,或女子月经失调、经少不孕等。
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,导致血液运行障碍,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。气滞血瘀的病机以气滞、血瘀并存为特征。由于肝主疏泄气机而藏血,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,关系到全身气血的运行,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。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及瘕聚、癥积等病证。又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,肺朝百脉,主司一身之气,所以心肺两脏的功能失调,也可形成气滞血瘀,可见咳喘、心悸、胸痹、唇舌青紫等。
是指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致血瘀的病理变化。气虚血瘀多由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行迟缓,甚则血瘀。其病机以气虚为主,兼有血瘀。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助心行血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故在气虚导致血瘀的病机变化中,肺脾气虚占有重要地位。临床可见面色淡白或晦滞,身倦乏力,气少懒言,疼痛如刺,常见于胸胁,痛处不移,拒按,舌淡暗或有紫斑,脉沉涩等症状。
是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。气血两虚的病机以同时并见气虚和血虚的表现为特征。由于气虚而推动、固摄、温煦作用低下,加之血液亏虚,失于充养,故气血两虚常见症状有面色淡白或萎黄、少气懒言、疲乏无力、自汗、形体消瘦、心悸失眠、肌肤干燥等。
是指因气虚不足,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,血不循经,溢出脉外,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。由于脾主统血而为气血生化之源,所以气不摄血多由于久病伤脾,脾气虚损而不能统血所致。由于脾气主升而主肌肉,所以脾气虚不摄血而出血者,多见于尿血、便血、月经过多等下部出血及肌衄等失血之证候,且有血色淡、质地清稀的特点,并有形体消瘦、神疲食少、面色不华、倦怠乏力、舌淡脉虚无力等脾气虚的表现。
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,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耗脱的病理变化。气随血脱的形成以大量出血为前提,如外伤出血、妇女崩漏、产后大失血等。由于血为气母,血能载气,大量出血则气无所依附,气也随之耗散而亡失。气随血脱病变的发展,轻则气血两虚,重则气血并脱。临床除大出血之外,还可见冷汗淋漓、面色苍白、四肢厥冷,甚者晕厥,或见口干、脉芤或微细等气脱的临床表现。
是指因津液大量丢失,气无所附,气随津液外泄而耗伤,乃至亡失的病理变化。气随津脱多由高热伤津,或大汗出,或严重吐泻、多尿等,耗伤津液,气随津脱所致。由于津能载气,所以凡吐下等大量失津的同时,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气随津泄。轻者津气两虚,如暑热邪气致病,迫使津液外泄而大汗出,不仅表现有口渴饮水、尿少而黄、大便干结等津伤症状,而且常伴有疲乏无力、少气懒言等气虚的表现;重者则可致津气两脱,如剧烈腹泻,在大量损耗津液的同时,出现面白肢冷、呼吸气微、脉微欲绝等气脱的危重证候。正如《金匮要略心典·痰饮篇》所说:“吐下之余,定无完气。”
是指津液匮乏失润,导致血燥虚热内生,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。由于津血同源,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,所以津伤可致血亏,失血可致津少。如高热耗伤津液,或因烧伤引起津液损耗,或因阴虚内热而津液暗耗等,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液亏少,使其润养功能减退,从而形成津枯血燥的病机变化,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心烦、鼻咽干燥、皮肤干燥、肌肤甲错、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、舌红少津等症。